乱世呔商

煎饼不卷大葱1/著

2024-11-08

书籍简介

皇帝倒台后,各地军阀割据,民不聊生。货郎一家五兄弟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,老大小货郎一步步逐渐做成大生意,开的分号遍及周边。鼎盛时期竟然可以自己发行小区域流通货币。老二在家务农种田。老三更是成为一代当地名医。老四和老五分别参加了不同的对立双方,直至把枪互相。怎样抉择?敬请阅读本书

首章试读

沂蒙山腹地有一个四面环山的村庄。 可能是因为四面环山的缘故,这个村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也不知道什么人先开始叫的,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村名“井底村”。 故事,从这个井底村开始。 时间节点,老百姓刚刚知道天下已经没有皇帝了,县里发了告示,说是“共和”,就连县官县太爷都改称县长。 这天,行兰一大早就收拾好赶集的担子,这个担子,和我们小时候在农村见过进村庄卖货的货郎挑子差不多,一根扁担,挑着两个用木头制成,带有一层层抽屉的货郎箱子。 一个集空是五天,直到现在,在设有集市的地方,还是每过五天就是一个集,比如,某个地方初一逢集的话,那下一个逢集的时间就是初六,初二逢集,下一个逢集是初七,以此类推,诸如三对应八就是三八,四九等等。 集市,现在时髦的也叫“农贸市场” 方圆30里以内,五天当中在不同的村庄,有四个集市。 这四个集市,行兰都需要起个大早,担着这个“买卖挑子”去赶集卖货。 赶集卖货做买卖,让务农种地的人羡慕,看起来比较光鲜轻松,其实挑担子赶集可是个苦力活,因为他卖货赶的几个集路程最近的也有十几里远,最远的三十多里路。 挑着一副重达小百十斤的担子,还要走山间小路,为了赶路,都是天不亮就开始走,没有月亮或者阴天的时候,漆黑的山间小路,和路两边的松树林子,被风一吹,发出呼呼扎耳朵恐怖的声音,一个人走的感觉瘆的慌。 这天要去赶的是一个距离井底村最远的集,有三十多里路。 那时候没有报时的钟表,更没有闹钟之类叫人起床的东西,一般白天通过看太阳的位置来判断大体的时辰。 晚上则通过听鸡叫几遍来判断。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,和那个周扒皮半夜鸡叫是一个道理。 只要是逢集的头天晚上,都是由他爹晚上靠听鸡叫来叫行兰起床。 一般是鸡叫三遍他就叫儿子起床,放到现在说也就是凌晨三点左右。 这天阴天,还下着毛毛雨,行兰挑着担子摸着黑经过松树山的时候,小风吹着路两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