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通三年,孝帝宋通突发病重,久医不好。 宋通年值四十,膝下共有六子三女,其中最疼爱长公主,赐名宋子俞,出生便加封昌平公主。 眼下立储大事未定,皇帝又久病卧床无法处理朝政。朝中大臣人心惶惶,各生心思,不出半年便分作两派。 一是太后力扶的十一皇子,另一则是有兵权在手的四皇子。 十一皇子为长公主同母胞弟,名宋子辰,今年才九岁。大臣议论纷纷,一个九岁的孩童,为何太后执意要扶持? 太后其实并不愿插手朝政,不论皇帝最后立储于谁,都是皇室血脉。只是这长公主跑到这太坤宫,生生的跪了两夜三日。 太后叹了口气,她知晓宋子俞为何而跪,出于无奈便应了宋子俞。 元通四年末,孝帝宋通立储十一皇子,封四皇子宋子琦为摄政王,交兵权,辅助新帝。 次年初,宋帝病逝,举国哀悼。一月后新帝继位。 ………… “翠儿,现下何时?” “回公主,刚过寅时。还早呢,公主再睡会儿罢。” “不了,服侍我更衣。 宋子俞揉了揉额角,坐起了身,发丝随着动作从肩膀滑落至背后。面色憔悴,有些病美人之态。 最近有些累,辰儿刚刚登基,但一个九岁孩童能有什么心思,需要自己帮着处理的事儿多着呢。 翠儿端来水盆伺候公主洗漱,看着公主这疲态很是心疼。 “公主这般为皇上操心,皇上有您这个长姐,可真是幸福。” 宋子俞瞥一眼翠儿,这丫头何时变得如此大胆了? “莫要胡言,皇上岂可随意议论的。被有心人听了墙角,拉你去挨板子!快些与我更衣,莫要再胡说。” 翠儿吐吐舌,麻利的给公主穿衣梳发。待洗漱完毕,翠儿令人把东西撤又下问。 “公主现下可是先要用膳?” “先不了,趁现在时辰还早,你去把辰儿昨晚没看完的折子都讨来,我好看了与辰儿做批注。” “诺,奴婢这就去。” 等翠儿退出了门,宋子俞闭上了眼睛,疲惫感瞬间上来。 明明是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