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章节:第174章 他们的四海承平完
叶阳大人是岳国人,复姓叶阳,名辞,字截云,今年二十岁。 他并非出身高门显贵,但也绝不算贫寒,自幼便是个读书种子,走的是科举正道,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。 十八岁金榜题名后,他在京城翰林院当了两年编修,负责勘核史料抄本的文字。这项差事繁琐又耗时,但叶阳大人天生一目十行的本事,干完活儿还能得闲,天天偷撸一只从宫苑里逃出的狮子猫。 终于有日案发,他被寻猫的奉宸卫逮个正着,押送御前。 跪地听候发落时,那猫从奉宸卫的怀里跳出来,绕着叶阳辞转圈,毛茸茸的长尾勾着他的手背。叶阳辞一时没忍住,用手指偷偷挠猫尾巴尖。 延徽帝年过五旬,年轻时逐鹿中原,临老了爱猫成痴,见这小翰林御前受讯还分神撸猫,俨然是个要猫不要命的,觉得好笑又新鲜。 且叶阳辞容貌生得极好,似绿纱窗外一树白梅,昳丽与清雅兼备。人的天性总归是爱美,皇帝不想过于苛责,随口一句“这么喜欢狮猫,就去山东为朕养猫吧”,于是叶阳辞就从清贵的翰林院,外放到山东省的高唐州,去夏津县做一个小小的知县。 ——按说该去山东的临清州,毕竟那里产的鸳鸯眼狮子猫最出名。但临清富庶,“关察五方之客,闸通七省之漕”,是块抢手的肥肉,打破头也轮不上他。 当然叶阳大人并未去托关系、使银子。他一贯有些安之若素的气质在身上,夏津就夏津呗,去哪儿当知县不是当呢?再说,编修是正七品,知县也是正七品,算不得贬谪,可见皇上并未因为他擅自亵玩御猫而真生他的气。 于是他上门拜别恩师,取了吏部文书,携两个随从,带上三五箱行李,桥边折杨柳惜别了几个交好的同年,在运河码头乘上专供官员的座船,直奔辖地。 春水涨,座船快,半个月之后,船抵夏津县西面的渡口驿。 叶阳大人站在渡口附近的高坡,放眼望去,晴空下一片葱郁的荒原野岭,穷得有山有水有风景,就是没人烟。再一问匆忙迎接的县衙典史,得知整个县只有一千二百余户,七千多人,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县,叶阳大人不由眼前一黑。 他知道自己不能饿肚子的老毛病又犯了,伸手去袖子里摸糖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