伴着一缕日光的浮现,一声气昂昂的鸡叫在十里村里响起。 村南的一处小屋里,一个睡眼惺忪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推开木门,拿起门边放着的锄头扛在肩头就要往地里去。 出了泥堆砌而成的小院子,还没走出三步,隔壁的婶子听见动静叫住了她,“白潋,给你个饼子,边走边吃。” 名叫白潋的少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。 今天她今年十七了,从五岁她父母离世开始,到现在她都吃了大家多少个饼子了。 由于父母早早病死,在村里又没有其他亲戚,白潋是吃百家饭长大的。 主要养白潋长大的一共有三户人家,分别是村长家、王婶家、张铁他奶家,有些别的人家有余粮时也会接济,因此白潋才能长到这么大。 对于他们来说,不过是多了一张嘴的事。孩子嘛,吃着吃着就长大了。 大家都算不上富裕,白潋已经很感激了。 为了不荒掉白潋家的地,这几家人搭手,又把她家的地给耕了,每季收的粮食蔬菜卖了换钱,大头给了白潋,一小部分充了公。 “不用了,婶儿。”听到她这么说,王婶瞬间拉下脸,一改和煦的往态,音量都大了起来,“吃,不吃也得吃。” 这死心眼的孩子,自从她不收白潋的饭钱,白潋都躲了她半个月了。 还好今天她天没亮就起了,把人抓了个正着。 白潋差点要跳起来,照这个音量,马上就会传到其他人家去了。 下一瞬,她手上就被塞了一个饼。 白潋感动地道了声谢,“婶,明儿我会烙饼明儿个吃,你就不用给我准备了,谢谢婶子。” 白潋心里有些尴尬,她之前还说会自己准备干粮,没想到昨天太累了没做,今天就被抓到了。 王婶子挥挥手示意她不要这么多话,忽然想起什么,旋即拉白潋到一边,“小潋,你中什么样的?” “啊?”白潋下意识的想跑开,她一点也不想成亲呢,王婶儿今天是怎么了。 王婶她汉子在镇上的猪肉铺子干活帮衬挣点工钱,家里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,儿子大些,女儿小点。但女儿王丫也大了白潋半年,到了要成亲的年纪了,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