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谁?

段义孚/著

2025-06-30

最新章节:译后记

书籍简介

将至古稀,知名美籍华裔地理学家、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回溯了自己的人生。他把童年放在世界格局的大舞台中联动叙事,回忆在欧美求学的岁月,提及自己选择地理学的原因,并将自己的生理和精神特质展示给读者,坦率而真诚地完成了对自我的剖析和反思。从中国、澳大利亚、菲律宾到英国、美国,辗转于不同文化的段义孚,是一名真正的世界主义者。他的世界,从行为和事件走向了观念和思想,超越了狭隘的地方主义,而拥抱了更为辽阔的人类文明。如何在平凡的事物与事件里,去体察个体生命的意义?怎样的人生才是美好的?段义孚的经历也许是特殊的,但他的问题却是普遍的,也正因如此,他的观念与思想,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。

首章试读

周尚意 《我是谁?》是一本学者自传。作者段义孚先生是美国著名地理学家,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创始人之一。在他拥有的诸多学术“帽子”中,有两顶比较重要。其一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,其二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。段先生的许多著作业已译为中文,故汉语世界的读者对他的名字并不陌生。我相信读者选择此书,并非仅仅冲着段先生的学术光环。 就读者群数量而言,学者自传一定逊于各类明星、传奇人物的自传。如果书店中同时摆着航天英雄杨利伟的自传《天地九重》和段先生的《我是谁?》,那么我估计前者的销量更好。这是因为读者多有“猎奇”之心。对于普通人而言,航天员的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具有神秘的色彩。读者透过杨利伟的自述,可以满足一定的好奇心,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宇航员面对困难和死亡挑战时的英雄气概、坚定信念。但是对于学者的自传,人们的好奇心会少一些,甚至还有些许顾虑,唯恐读不懂特定学术圈中的“学术黑话”。但是段先生的这本自传可以打消读者的这种顾虑,因为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地理学的抽象术语。当然,江湖中关于段先生的许多亦真亦假的传闻,也可能是调动读者好奇心的由头。例如,这位人前羞涩的“社恐”学者,如何获得英美人文社会科学界的认可?一个终生未婚的人是否拥有浪漫故事?北洋政府时期的临时执政、国务总理段祺瑞是不是段先生的伯父?段先生的父亲与周恩来是什么关系? 不过,我向读者推荐读此书的出发点并非出于这些猎奇点。我的主要目的是,让读者通过阅读此书,打破普遍的偏见——地理学不是高深的学问。在资讯不发达的时代,像徐霞客、亚历山大·洪堡那样既能读万卷书,也能行万里路的人,自然比其他人的地理知识丰富。但在遥感、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撑下,普通人可以迅速获得世界某个角落的地理信息,甚至用AI生成地图和文字。因此人们认为,不必将地理作为一门需要到大学里攻读的学科。早在20世纪70年代,段先生等人提出的人文主义地理学,就已经回答了此问题,即人不断对世界、对自己发出新的问题,这样的能力是目前技术不能够完成的。大数据驱动让人工智能在人机对话的自然度、趣味性上有了巨大突破,但距离机器人形成完全自主意识还很远...

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