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章节:第82章 青苗法崩了
第1章 九品小官 宋,治平四年,也既是1067年。 夏税时节的江宁城,秦淮河上传来的琵琶声混着新酿的酒香吹过檐角的风铎,闽地来的布贩,两淮来的盐贩,两浙来的茶商络绎不绝, 忽听得税吏敲响铜锣:“酉时三刻,封市纳捐~” 满街金玉锦绣忽地一滞,一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左右的少年郎君,身穿九品的深绿色圆领襕衫官服,扣子却只是吊儿郎当地错系着,迈着四方步身后跟着一大票的税吏衙役走来,方青铜官印往税案上一磕,二郎腿翘起便在黄木的椅子上坐下。 “落伞~验秤~” 哗~,一顶青布伞盖在少年的头顶撑开,身后老税吏扛着铁权上前,一旁的青年税吏则是一脸谄媚笑意的给这少年倒水。 那少年清了清嗓子,喝了口水,开口说道:“各位江宁的父老乡亲,本官王小仙,乃是这江宁县,新上任的九品主簿,专门收的就是这布帛之税。” “这个……俗话说得好啊,咳咳。” 却见这王小仙突然从身后税吏手中接过了两个快板,这些宋朝人也没见过这东西,好奇地看着他,噼里啪啦的就打了起来。 “朱雀桥头算盘响,夏税秋粮分两桩。官家修堤你乘凉,缴了绢布好娶娘。一文税,一寸砖,铺得汴河通天船。三斗粮,三支箭,射得西夏哭狼烟。你纳绢布来我纳命,共筑大宋好河山。” 一段快板打完,给众人弄得一愣一愣的。 没见过这样的艺术形式啊。 一时间众人也是不明所以,只觉得这个新上任的主簿,当真是好生古怪。 不过这等打油之词,听上去却是朗朗上口,而且意思也算是简单明了,他们这些贩夫走卒倒是也都能听得懂。 “税乃国之根基,诸位,验税吧。”说着,王小仙翻开了鱼鳞册,查验起来。 这王小仙记录算账的速度极快,效率也高,那鱼鳞册是早在昨天就已经提前整理过并加了目录,不过半个时辰,居然就已经收了六十多户。 “官人!官人咱们家应该是四等户才对啊!” 突兀的,一名身穿蓝色布袍,脸上还满是褶皱的老者大声道: “官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