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晋武德五年春。 朔州,连年大旱,赤地千里。 白马饰金羁,连翩西北驰。 几个锦衣少年,俱骑高头大马,各带随从,由雁门关外,呼啸而来,一路锦帐蔽日,沙尘漫天。 入得朔州,但见满目疮痍,几无稼禾,饿殍遍野。灾民们哭嚎哀告,扶老携幼,人人衣不蔽体,食不果腹。 几位少年目睹灾民的惨况,纷纷解囊相赠。然而灾民成千上万,这一点银子,无异于杯水车薪。何况,即使有钱,也无米可买。 灾民们纷纷哭诉,官商勾结,囤积居奇,本地的粮米,都被与县衙勾结的米铺藏了起来。谁也不知藏在何处,只听说,叫县衙的师爷派衙役换了便装,日夜看守,不得靠近。因此,本来只要几文钱一斤的米面,现在皆已涨至千钱。 少年们听了,俱个义愤填膺,纷纷叫嚷,这便冲去县衙,一刀宰了狗官、奸商,将米粮抢出来,救济灾民。 却被为首的少年伸臂拦住了,“我说几位大侠,就算咱这是要替天行道,舍身取义,敢问你们知道,粮仓在哪里吗?” 一个粗壮的黑胖少年瓮声瓮气的说:“把刀来架在脖子上,不信狗官不说!” “一鼻灰!”为首的少年笑道:“挟持朝廷命官可是大罪,给你爹柳大学士那暴脾气知道了,不把板子来都打断了你的不算完!” 被戏称为“一鼻灰”的柳必辉不服气道:“裴三,那你说是怎样?!” “你们听我的就好了!” 这一日,朔城县里最大的米铺,毫升记紧闭的大门外,来了一位长身玉立、身姿潇洒的黑衣少年。随从下了拜帖,说是外地来的客商,要采办米粮,往京城贩运。 米铺的门子,见几个仆从皆衣饰华贵,少年更不知是何等样人,心里思量,不好得罪,奔跑如飞,进去通报了。 掌柜亦不敢怠慢,赶紧出来,迎进去了。 少年张口,就要一万石大米。 一万石,便是六十万斤啊!掌柜的吓了一跳,连声道,连年大旱,地里颗粒无收,不是他们不想卖,实在是没有啊,不然早就拿出来,低价卖给灾民了! “哦,原是如此。” 黑衣少年一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