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鱼年[一] 时值三月,寒气初散。 大晋朝的百姓们度过了一整个枯燥的寒冬,终于不用再憋在家里,纷纷结伴出行。 而出行也是有讲究的,最笼统上说可分为两种,烧银子的,和不烧银子的。 烧银子的自然要风雅一些。不怕冷的公子哥们身着一袭白衣,顶着乍暖还寒的冷风外出踏青。爬上山顶,撩开袍子,眺目远望,寒风把袍子吹的呼呼作响,单薄的薄衫紧紧的贴在他们身上。 张口闭口:“子曰……子曰……。” 风雅是真风雅了,但冷不冷其实也只有他们自个儿心里清楚。 当然,这是烧银子的。 还有这不烧银子的,自然就是去长安城西大街的潜龙寺赏桃花了。 周锦鱼作为长安城最大米铺庆丰年的少东家,虽然不差风雅做派的那几个银子,但她也不傻。花了银子跑山上挨冻去,念几首酸不溜丢的诗词,可不就是傻么! 所以当她奶奶周老太太说想要出府走走的时候,她立刻提议说要陪她老人家去潜龙寺礼佛,顺便喊了归宁王府的小王爷孙皓作陪。 自大晋建朝以来,潜龙寺便备受推崇。 因为当今圣上和太后大力推崇的缘故,潜龙寺的风头完全不亚于那几座天下知名的寺庙。 还因为其地处京城最繁华的西大街,因此每日来庙里参拜的人数不胜数,香客鼎沸的把潜龙寺的木门槛儿都磨的锃光瓦亮! 周锦鱼陪着老太太在观音堂烧完了香,跟小王爷孙皓打了个眼色,口型对了个字:走! 孙皓眨了下眼立马会意,即刻对老太太王氏道:“老夫人,小王想去小解。” 老太太还没反应过来,周锦鱼立刻跟上一句:“奶奶,我也要去!” 不等老太太说话,周锦鱼已经跟着孙皓溜出了观音堂。 小解当然只是个说辞,早在三年前,当周锦鱼在潜龙寺跟着老方丈学武的时候,曾经在后院偷偷埋了一坛桃花醉。 昨日夜里,在小王爷孙皓府邸的房顶上。她临月当空,掐指一算,对小王爷孙皓郑重道:“吾夜观天象——” 孙皓懵了:“啥?” 周锦鱼:“是时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