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/p> </p> “嘀嘀嘀!”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。</p> </p> “你好,《夷陵日报》编辑部,请问你找哪位?”我接起电话。</p> </p> “是‘衲’记者吗?”话筒里传来一个苍老的男中音。</p> </p> “那记者?!”我迟疑了片刻,立即反应过来了,“对!是我,请问你有什么事?”</p> </p> “衲”当然不是我祖上的本姓,只是因为一篇报道,一篇建筑工地发现70年前三千抗日将士有关遗迹的报道,获得了极大的反响,让我的笔名“衲语禅心”一下子火爆起来。</p> </p> “衲记者,我看了你那篇‘寻访三千烈士遗骨’的连续报道,写得又详实又精彩,看得出来,衲记者很有想象力,对川东抗战这段历史也下了很多功夫,不知道愿不愿意将你采访和掌握的材料与我分享?”电话那头的老者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。</p> </p> ”这个……”我顿时支吾起来。当记者这么多年,遇到过不少希望分享采访素材的同行,但他们都说得委婉谦和,毕竟,直接索要别人辛辛苦苦搜集来的材料不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,更何况,这是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,通过查阅了大量的档案资料,走访了众多知情人,才写成了这篇“碧血黄花访忠骨”的系列报道。这篇报道反响如此之好,以至于刊载系列报道的《夷陵日报》连续几天都脱销,不得不加印发行。</p> </p> “你放心,衲记者,我不会白要你的材料”,电话那头的老者似乎觉察了我的心思,紧接着说道,“我也有你感兴趣的资料和你分享。”</p> </p> “哦?老先生能透露一点内容吗?”我顿时来了兴趣。我亲身经历了采访,由于年代久远,一...